恰当的商业化对苏超、对观众只会是好事。
我说句掏心窝的话,虽然咱们乐意推崇苏超,但更多的,苏超本身对球迷观众们也算仁至义尽。
我就拿南通的那场比赛举例子,16元的票价拿到的伴手礼如下:
不止如此,还有大巴调度、免费景点门票、南通特产大试卷发放(因为南通队有个教育行业的赞助商),观赛的小朋友们“有福了”,以及支付宝24元无门槛抵用券。
也就是说......还赚了8块......
这还没算上终极的观赛体验,那全场的欢呼氛围,足以感染任何人。
甚至苏州那场比赛,用的是江苏唯一一座专业足球场,所以很多观众都在说那氛围营造的感觉跟看欧冠一样。
所以,
为什么一直强调苏超是人民的足球?
除了玩得起梗和球员接地气的身份外,没有比这更低门槛、高价值的大众娱乐比赛了。即使说同时这也带动了文旅经济,但落实到大众身上,苏超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一直在贴补,因此,适当的商业化反哺对苏超的持续发展和球迷们更优越的体验都很重要。
融入的好,反而会让大众热情更盛。
就拿村超来看,
一开始其实也是普及足球的王牌,深层次的考虑也是希望能以众星之态,成燎原之火,但始终难以走出去,影响范围有限,很大程度取决于经济的投入,也就是商业化的变现,球场数量扩张、交通运营、安保人群等等存在太多需要纳入经济考量的地方,如果各种不方便也会影响球迷的整体感受。
类似于5A景点的评定标准中人性化的细节占据相当比重。
另外,
很多人担心随着赞助、冠名,各种商业活动纷至沓来,比如最近某宝闪购赞助常州队、某支付软件冠名徐州队,会出现队名调整、或者影响观赛体验的行为。
别的情况说不准,
但苏超各代表城市的队名现在包括以后都不会改的。
这是苏超足球文化输出的根本,也是各队凝聚力最重要的口碑。
全国人大汇报那会江苏代表团就明确指出了“以城市为单元,让足球走近百姓;以办赛为抓手,为发展添活力”;许省长等各领导现场观赛并调研,甚至省长亲自下场罚点球,一句话不说,几乎态度表明了:就是要大办特办;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少军开门见山说了这是省重点工程;文旅局、省财政厅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层出不穷......
而所有足球方面的落脚点都是扩大群众基础、普及足球文化,如果改了城市队名,就相当于摘去了恩怨情仇的旗帜,把最吸引人最能引出谈资的部分舍掉,那就与根本目的相悖。
归根结底,
苏超的意志层次在这,任何的偷奸耍滑和谋私龌龊的行为都得掂量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世博体育_世博官网 » 持续的商业化,会影响大众对苏超的热情吗?